多肽近些年在医药化工,食品化工,护肤品,生物科技等行业大放异彩。受到各行各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!那么什么是多肽呢?
多肽是α-氨基酸以肽键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,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。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,同理类推还有三肽、四肽、五肽等。通常由10~100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多肽。蛋白质有时也被称为多肽。多肽也简称为肽,是20世纪被发现的。多肽有生物活性多肽和人工合成多肽两种。
人体很多活性物质都是以肽的形式存在的。肽涉及人体的激素、神经、细胞生长和生殖各领域,其重要性在于调节体内各个系统和细胞的生理功能,激活体内有关酶系,促进中间代谢膜的通透性,或通过控制DNA转录或影响特异的蛋白合成,最终产生特定的生理效应。蛋白质多肽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占据居住轻重的地位。近些年被广泛重视和饥饿应用。
那么对于多肽行业来说他的发展历程是怎么样的呢?今天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多肽发展的编年史。
1902年,伦敦大学医学院的两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在人体内首次发现了多肽物质(胰泌素),由于其影响极为深远,诺贝尔奖委员会授予他们诺贝尔生理学奖,至此,多肽物质正式出现在科学研究之中,并为之后的长久发展打下了基础。
1931年,一种名为P物质的神经肽被科学家发现,它能够兴奋平滑肌并能舒张血管而降低血压。
1952年,生物化学家Stanley Cohen发现小鼠交感神经纤维生长加快、神经节明显增大这一现象,是一种叫“神经生长因子”(NGF)的多肽在起作用。
1953年,由Vigneand领导的生化小组第一次完成了生物活性肽催化素合成。
1958年,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美籍犹太人生物化学家赫伯特·博意尔博士Herber Boyer潜心研究38年的活性多肽(HGH)利用细胞重组技术成功问世,它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数量、质量和速度;控制着人的疾病和衰老。因为发现了活性肽以及活性肽的作用,并于当年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。
1965年,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,这是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多肽类生物活性物质,此胰岛素就是51肽,为肽行业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20世界70年代,神经肽的研究进入高峰,脑啡肽及阿片样肽相继被发现,人类开始了对多肽影响生物胚胎发育的研究。
1975年,休伊斯和科斯特利兹从人和动物的神经组织中分离出内源性肽,开拓了“细胞生长调节因子”这一生物制药的新领域。
1987年,美国批准了第一个基因药物——人胰岛素。
20世纪90年代,人类基因计划启动。随着一个个基因被解密,多肽研究及其应用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。人们发现所有基因表达的生命现象都是由蛋白质而呈现,基因是合成蛋白质的信息指令,但人体所有的生理活动最终需要蛋白质才能完成。于是科学家把眼光放在生物工程的另一项庞大计划上,那就是蛋白质组计划。
1990年,Rudman(罗德曼)博士正式提出解释人类疾病、衰老原因的HGH理论,首次将HGH真正运用于抗衰老及疾病预防领域。当年4月19日,美国《纽约时报》以《生命之源神奇的HGH》为题作出了整版的报道。
多肽药物是一类市场增长极快的药物,过去的十年,复合增长率高达10.80%,未来的10年,按6%的复合增长率保守估算,2025年的多肽市场也可达400亿美元。21世纪是生物工程的时代,相对普通化药,多肽药物生命周期更长。